100多年前,剛滿20歲的水族青年鄧恩銘,跟隨信仰赴上海出席黨的一大,與12名同行者宣告成立中國共產黨,掀起了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10月16日,31歲的水族姑娘韋子涵將身著馬尾繡民族盛裝走進人民大會堂,出席黨的二十大,與近2300名代表一同描繪中國式現代化圖景。
兩名水族青年參加黨的代表大會相距百年,但“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使命從未改變。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之際,鄧恩銘的家鄉貴州省荔波縣摘掉了窮帽子,他曾經暢想的“窮人有飯吃、有衣穿”早已實現,中國消除了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九阡鎮鎮長韋子涵正是這場人類減貧史上奇跡的見證者、參與者。
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中,有一批像韋子涵這樣的80后、90后,他們用奮斗的青春助力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也必將是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征程上的先鋒力量,在新發展階段,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人生出彩的舞臺越來越寬闊
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黨支部書記、應用研發部部長孟祥飛是黨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他還記得,5年前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有這樣的表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這既是對中國青年的寄語,也是中國青年的答卷。5年來,一個個年輕的身影奔跑在脫貧攻堅、科技創新、抗擊疫情、藍天保衛戰等賽道,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在孟祥飛看來,過去5年、甚至10年,是我國超級計算輝煌發展的時期。不管外部環境如何風云變幻,我國的超級計算研究都穩扎穩打,實現了從千萬億次到億億次,再到十億億次,以及今天新一代百億億次的跨越。
“每一次成功和突破都離不開自主創新。”孟祥飛說,“新一代百億億次”引領了世界超算速度。
這10年,中國經濟航船行穩致遠,2021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14.4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萬美元。對黨的二十大代表、江蘇省沭陽縣新河鎮雙蕩村黨總支副書記李敏來說,這10年,不僅通過電商這樣的新業態讓自己的腰包鼓了起來,也通過向村民傳授直播帶貨經驗,帶領了更多年輕人返鄉創業。
90后李敏年幼時因車禍失去左臂,10年前大學畢業時曾求職碰壁。返鄉后,電商、物流業的興盛給她開辟了新天地,她的網店“花鄉維納斯”把家鄉的花木、盆景賣到全國各地,年營業額超過百萬元。
5年前,李敏報名參加當地“返鄉興村新村干”選拔,成為一名村黨支部書記。她帶領村民掀起了直播熱,全村900多戶中有400多戶都開了網店創業。村里有了產業,曾經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都回來了。這個季節,雙蕩村金桂飄香,歡聲笑語。
2022年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注意到,新時代青年“職業選擇豐富多元”。新產業、新業態聚集了大量年輕人,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就有多名這樣的年輕人。京東快遞小哥宋學文的“北京冬奧時間”有14個月,從“相約北京”測試賽開始,到冬殘奧會結束,這名80后帶領團隊先后為張家口云頂滑雪場和北京首都體育館物流儲存區提供物流保障,成為北京冬奧會圓滿舉辦的一個小注腳。
與賽場近在咫尺,每次國歌響起、五星紅旗升起,他們都會為身處這個強大的祖國感到自豪,那是一段“超燃”的時光。
結束冬奧會物資保障項目后不久,宋學文和60多名快遞小哥從北京奔赴上海,奔忙在戰“疫”一線,打通了為居民運送物資的最后一公里。他和一批90后、00后的快遞小哥見證了國家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場景。收到物資的客戶在短信里給他們留言,感謝北京小哥的千里奔赴。
“我是基層里的最基層代表。”笑聲爽朗的黨的二十大代表李萌說。
33歲的李萌是北京市東城區環衛中心十所“三八女子抽糞班”班長,這是著名勞動模范時傳祥生前的工作單位。她所在的抽糞班,每天負責160多個公共廁所的糞便清運。
李萌告訴記者,黨的十九大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廁所革命”,給她的工作領域帶來了“質的飛躍”。她在胡同里長大,看到人們如今再也不用“捏著鼻子上廁所”,“現在的廁所冬天不冷、夏天不熱、無味兒,甚至有的連Wi-Fi都有”。
“廁所連著幸福感。”李萌說,胡同居民亂扔垃圾的少了,養花養鳥的多了,有的胡同看起來“跟公園一樣”。
信仰的力量
“深深融入血脈的紅色基因是中國青年百年奮斗的最寶貴財富。”這是《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里的表述,還原到年輕的黨的二十大代表們身上,就是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并傳承著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使命。
黨的二十大代表王振強是“毛澤東號”機車組第十三任司機長,這個機車組有76年的光輝歷史,目前是一趟往返北京、長沙的直達普速列車。盡管最高時速只有160公里,但夕發朝至的運行模式也受到很多旅客青睞。
76年里,“毛澤東號”已經安全行駛1197萬公里,相當于環繞地球赤道近300圈,從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到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運輸物資的任務中,“毛澤東號”機車組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從不缺席。對36歲的王振強來說,服務“毛澤東號”的14年就是傳承這個機車組“報效祖國、忠于職守、艱苦奮斗、永當先鋒”精神的日日夜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王振強和一支由80后組成的團隊往返武昌站43次,每次運送醫護團隊和醫療物資都安全、正點。列車在武昌站只能停車6分鐘,進站、停車,每一秒都要穩,不能有任何閃失。王振強說,師傅們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
王振強的師傅劉鈺峰是“毛澤東號”機車組第十二任司機長,也是黨的十九大代表。這名80后教給徒弟的是“時刻做思想政治的合格人、安全行車的規矩人、運輸生產的帶頭人”。如今,王振強的團隊里大多是90后,他繼續把“毛澤東號”76年的精神傳給更年輕的一代。
中國青年的價值追求有不變的主線——對黨和國家的赤誠熱愛、對崇高價值理念的不懈追求。回憶起自己的入黨經歷,90后韋子涵說,上大學時,一部講述焦裕祿的電視劇對她影響特別大,焦裕祿親民愛民、無私奉獻的品質讓她看到了一名扎根基層的共產黨員的樣子,當時就萌生了入黨的念頭,所以當她畢業后開始在鄉鎮工作時,就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希望自己也能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艱苦奮斗、迎難而上。
2017年1月,韋子涵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國家也進入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沖刺階段,正在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塘岳村擔任駐村干部的她在辦公桌上貼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無奮斗不青春,無磨煉不精彩,堅持用奮斗的青春踐行黨員初心使命”。
這些年,村里修了路、有了產業,年輕人在家門口有了工作,夜晚的籃球場燈火通明。韋子涵說,水鄉人致富有了新路子,生活有了新變化,這些正是共產黨人為之奮斗的。
快遞小哥宋學文保持著30萬件包裹零投訴的紀錄,他一直相信,只要踏實肯干,平凡的崗位也能活出精彩。作為新興青年群體里的優秀分子,宋學文2018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更以黨員中的優秀青年作為榜樣。他說,“七一勛章”獲得者、“時代楷模”黃文秀的事跡最讓他感動,同為80后,黃文秀的生命已經定格在30歲,但在她短暫的生命中,卻寫滿了為人民服務,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新時代青少年的樣子:“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已經開啟,14億多人口要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將是人類歷史上一件有深遠影響的大事。當代青年正是實現民族復興賽道上的接棒人。
已經站到世界超算巔峰的孟祥飛不敢有片刻懈怠,在他看來,能不能實現應用創新的二次突破,是中國超算能不能在世界科技前沿領域立足的關鍵。小到計算微觀的原子如何組成新的功能材料,大到航空航天器、神舟飛船的數值模擬以及港珠澳大橋、深海一號等大工程大裝備的仿真設計,經過持續努力,孟祥飛和團隊把天河超算打造成可以“算天、算地、算人”的大國重器,讓中國超算真正在世界立足。
科技創新沒有終點,只有不斷前行的加油站。孟祥飛說,超算創新正在挺進新的深水區。未來,可參考、可對標的方向會越來越少,這意味著中國超算將更需要自立自強,迎來更多自主引領的創新發展。
2021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0.9年,一個能支持現代化建設的人才梯隊已經初具規模。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醫科院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所長助理馬瑜婷已經感受到了這樣的變化,她說,近年來,中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大大增加,報考她的博士生的人也越來越多。
腫瘤免疫學是80后馬瑜婷主攻的研究方向,這10年,她觀察到即便是腫瘤患者,也希望有更高的生活質量。她和同事的成就感就在于,不斷創新治療方法,滿足患者對高質量生活的追求。他們找到了壓力應激抑制腫瘤治療效果的幫兇——糖皮質激素,發現了壓力應激影響腫瘤患者預后的生物標志物和潛在治療策略,填補了一項國際空白。
同孟祥飛一樣,馬瑜婷執著于原創研究的突破,讓越來越多年輕中國科學家的成果被世界看到。她非常期待在黨的二十大報告里看到中國式現代化圖景更清晰的描述。
這名80后年輕人說,自己正處于奮斗的黃金年華,可以做很多實事,希望把新的國家愿景和自己的研究結合起來,助力健康中國的建設,實現高品質生活的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代表、34歲的楊秋靜是天津市寶坻區史各莊鎮副鎮長,她身處的農村過去10年發生了巨變,很多年輕人找到了自己的機會——平臺主播、外賣小哥、貨車司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大家靠勤勞出彩、靠智慧出新、靠奮斗“出圈”。
她說,新型青年農民有了更多擁抱時代的自信,對農村的看法也變了:從千方百計要離開的地方變成了“向往中的農村”。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鄉村有了生活便利的基礎、清新自然的環境、家族群居的熱鬧、生機勃勃的機遇。隨著“鳳凰”筑巢、“頭雁”歸來,農村發展也匯聚起更大的“后勁兒”。
李萌5年前也是黨的十九大代表。她說,每一次黨代會,都是一種總結和展望,讓老百姓知道“我們的活兒干到哪一步了”。她說,中央提出了建設現代化國家、推進共同富裕的目標,因為我們始終記得對老百姓的承諾,要一一去兌現。她希望在黨的二十大上看到新的政策方向,“再繼續往前拼搏”。
時代總是把歷史責任賦予青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共青團員、少先隊員代表響亮喊出“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這是新時代中國青少年的樣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 張國 胡春艷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