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師范學院團委書記 笪良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寄語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我校針對師范類大學生的特點,近年來不斷探索多維度提升師范類大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力,團結帶領廣大師范類大學生聽黨話、跟黨走。依托“舜耕青年講堂”打造理論學習的輕騎兵、品牌文體活動彰顯項目思政、網館雙線同臺打造同頻共振的引領陣地,從而構建有深度、有溫度、有寬度的鑄魂育人體系。
有深度,就是依托“舜耕青年講堂”構建思想引領的立體格局,創立特色項目,讓有意義的理論教育變得有意思。我們以項目化推進師范類大學生理論學習的整體規劃與設計,通過組織師生一起進行課程研發、活動策劃、效果評議、心得訪談、品牌推廣等方式,引領師范類大學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我校的“舜耕青年講堂”已經成為學校大咖云集最多、使用頻次最密、關注度最高的實體場地和思想文化宣傳陣地,也是我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的理論宣講主陣地。“領袖人生”系列課程是其中比較有特色和影響的項目之一。2018年6月,在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和打磨,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骨干、時任淮南師范學院團委副書記龐秀艷和安徽省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時任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吳玉才教授一起組成“秀才組合”,首創“領袖人生”系列課程,以貼近青年的語言、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生動形象地講授領袖的人生。“領袖人生”系列課程是安徽省高校首家從“領袖人生”主題入手,以課程思政為切入點打造的學生思想價值引領的新陣地,課程既體現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和課程思政的新拓展,又突出了共青團育人導向和價值引領的新融合,讓思想價值引領內容實起來、師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課程開設至今,有1萬多人次直接受益,一直是學校的“爆款”課程,深受師范類大學生喜愛。
有溫度,就是在鼓勵校園文化百花齊放的同時,挖掘活動中的思政引領元素、打造引領校園文體活動的時尚品牌,讓有趣味的文體活動變得有內涵。我校組織動員各級團組織廣泛發動師范類大學生大膽設想、集思廣益開展文體活動,打造具有我們師范院校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并努力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受益面,比如,“新年文藝匯演”“徽風皖韻進校園”等系列藝術高雅的品牌文藝活動,有效提升了我校師范類大學生的鑒賞水平、藝術品位和文化認同;每年不同主題的五四頒獎晚會、“十佳歌手”大賽等豐富的校園文體生活在提高師范類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激發了師范類大學生的愛黨愛國愛校熱情、弘揚了奮斗的青春最美麗;“淮師你我他”“青春勵志故事匯”等發揮榜樣示范和朋輩的引領作用,用身邊的事教育引導身邊的師范類大學生;學生社團舉辦的社團文化節、社團文化博覽會等讓參與的師范類大學生找到歸屬感、存在感和自豪感,引導觀看的師范類大學生增長見識、了解文化差異;我校還拿出專項經費鼓勵二級學院團委凝練“一院一品”特色品牌活動并給予立項資金支持。近年來,我校開展的品牌活動惠及師范類大學生達8.6萬余人次。
有寬度,就是通過“網+館”多渠道多平臺打造同頻共振的引領陣地,讓無形的網絡空間變得有形。網,指的是網絡陣地。我校成立網絡輿情工作組,第一時間占領網絡宣傳陣地,招募網絡文明志愿者,建立近2000人組成的信息員工作隊伍,持續弘揚并推動網絡正能量傳播。舉行“清朗網絡空間 青年網絡文明月”系列活動,緊抓網絡文明建設,打造校園網絡文化品牌。共青團傾力打造的“舜耕青年之家”新媒體矩陣,以師范類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建設網絡輿論宣傳陣地,引領廣大師范類大學生關注時政新聞、國家大事和黨的理論、方針政策。館,指的是線下實體教育場館。我校校園內現有黨史教育館、淮南好人館、女性教育實訓館等三個特色鮮明的場館,每個場館彰顯的教育主題不同,黨史教育館以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進程為主線,聚焦紅色基因傳承;淮南好人館展示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先進事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女性教育實訓館是以增強師范類大學生傳承并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導向,以提升師范類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集實踐、教育、展示、熏陶功能為一體的多功能教育實訓場館。這些場館為師范類大學生開展黨性教育和實踐項目提供了平臺和保障,成為師范類大學生學習、實踐、成長的引領地。
近年來,我們從政治上著眼、從思想上入手、從師范類大學生特點出發,幫助師范類大學生從內心深處厚植對黨的信賴、對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引領我們未來的教師在思想洗禮、在實踐鍛造中不斷增強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