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市黃山第一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 伍衛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科學、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為校長,應團結帶領全校上下視“舉旗幟,育新人,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為己任,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擔當作為,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創新發展、創新育人模式上來,落實到奮進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上來。
首先要看到成績,增進奮進新征程的信心。我校始建于1929年,迄今培養初中畢業生62屆8949人,高中畢業生55屆1.7275萬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校更是堅持目標引領、自我加壓,2019年躋身“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行列,教育教學質量呈連年上升勢頭。
其次要凝聚智慧,找準奮進新征程的路子。近年來,我校積極主動融杭接滬,在提升辦學關鍵能力上開動腦筋。一是文體并重走出特色辦學之路。因地制宜,找準人才培養模式“同質化問題”的突破口,面向全體推開學生成長的春天窗戶。二是內外兼修走出做強隊伍之路。正視新高考背景下師資力量面臨的挑戰,憑借政策支撐與自我提升兩條腿走路,力克師資短板。三是雙管齊下走出質量提升之路。把工夫用在創新管理上,用在優化課后服務上。
最后要目標引領,創立學校發展和育人模式。未來五年,我校將謀求在科學定位與創新作為中發展學校品質。一以構建“12345”工作網絡框架促發展。“1”即一個核心,立德樹人;“2”即兩個目標,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和教師關鍵能力;“3”即三個突破,突破課程設置單一化、課題研究任務化和學生評價單一化;“4”即四個提升,提升教師隊伍建設水平、學生的綜合素養、辦學品質和社會滿意度;“5”即在師德師風建設、素質教育落實、教育科研成效、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智慧校園建設等五個方面發揮示范作用。二以實施三大育人工程求創新。三大育人工程即環境優化、質量提升與特色發展工程,環境優化工程主要包括硬件設施和校園文化建設,質量提升工程重在學生成長生涯規劃指導、教師職業生涯規劃制訂和親子共同成長規劃的實行,特色發展工程落在開發特色課程、形成特色文化和提煉特色活動,多措并舉做好做足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