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五一”假期,因電視劇《長月燼明》爆火的蚌埠市迎來了417.6萬人次的游客打卡參觀,南來北往的青年“蚌”赴而來,團蚌埠市委以此為契機,讓青年學子感受到蚌埠招才引才的熱情,組織了青年人才“五一靚珠城”活動。
青年“蚌”赴而來
為做好青年人才服務工作,擦亮幸福蚌埠名片,加強青年學子對蚌埠的了解與認識,促進青年在蚌來蚌就業創業,由蚌埠市人社局、團蚌埠市委聯合開展的蚌埠市青年人才“五一靚珠城”活動,于“五一”期間順利開展。
“第一天就有65名大學生參加,我們帶著他們一起暢游珠城、體味珠城、感受珠城”。團蚌埠市委副書記潘俞伊介紹,活動首站參觀了“相看兩不厭、最美淮河岸”的“靚淮河”工程,在仔細聆聽了講解后,大學生們對工程及淮河文化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實地感受了“河湖親清兩岸綠”的美麗生態樣板。
“想不到淮河這么好看”“蚌埠真是一座寶藏城市”......
大學生們邊聽介紹邊點贊。對此,在現場解說的蚌埠水投集團董事長冉凡榮頗為自豪地告訴大家:“這是國內最大的河道型城市公園,等明年工程徹底完工大家再來看,比現在還好看還壯觀。”
“打卡‘靚淮河’工程,可算圓了我一個夢。”結束“靚珠城”之旅,張嬌嬌笑得露出兩顆小虎牙。
張嬌嬌是蚌埠學院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大一新生。看到團蚌埠市委公眾號的消息,就拉著兩個同學一起報名參加。為此幾人7時就起床了,生怕誤了車。“大家都很興奮,一路過來心情可好了,集合地旁邊有‘歪歪精’塑像,我們還商量結束了去拍個照”。張嬌嬌說,自己是阜陽市人,雖然在蚌埠市上了快一年大學,但平常很少出來逛,這次看什么都覺得新鮮有趣。
在第一站“靚淮河”工程,張嬌嬌拍了不少照片。她告訴記者,之前學校組織過一次“靚淮河”工程游覽,她沒搶到名額,遺憾了好久。“這次不光看了‘靚淮河’,主辦方還給我們發了大禮包,有蚌埠特產,還有旅游美食地圖,以后跟同學按圖索驥,挨個去打卡”。
她說,這次印象最深刻的是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前老師帶我們去過企業,跟我們說要多了解蚌埠,了解蚌埠的產業。這次比上次的了解更加深入,感受也更深刻,現場看到的跟我們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是兩個概念”。張嬌嬌說,這個假期沒有回家,父母知道后很支持她在蚌埠市多走走,看看書本以外的世界。
盡管剛上大一,但張嬌嬌已經決定考研。她說,只有走出校園,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蚌埠市產業發展日新月異,以后有可能的話,我希望能在蚌埠市工作,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分子。”她笑著說。
張嬌嬌口中的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本次活動的第二站,這是我國玻璃行業批準建設的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了電子信息顯示、海洋勘探、新能源玻璃等多個領域關鍵材料的國產化。
參觀中國(蚌埠)傳感谷
參觀“靚淮河”工程
打造興才俱樂“埠”
來到這里,最驚喜的莫過于孫夢。“聽了介紹后,才發現蚌埠市產業與自己所學專業的契合之處”。孫夢是中國礦業大學2020級機械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眼下正是就業的關鍵時期。“我在學校官網上看到活動介紹,感覺挺有意思,想著假期沒事來溜達溜達,就a報名參加了,結果不虛此行”。
特別是在參觀了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見到了可以彎曲的玻璃后,孫夢對蚌埠市的印象從“小城市”升級為“有魅力的創新之城”。“我學的專業是機械工程,正好蚌埠這座老工業基地城市有很多跟我專業吻合的地方,可能以后蚌埠市就是我投簡歷的重點區域啦”。
孫夢告訴記者,她喜歡蚌埠市蓬勃的朝氣,覺得大家都有一股積極的勁頭,待人熱情又誠懇,為蚌埠這座美麗的城市加分不少。“不光是我,相信大家來到蚌埠市都會喜歡這里的。”她笑著說。
孫夢隨后告訴記者,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徐州市人,小時候就聽說過蚌埠市,知道與徐州市一樣是京滬線上的重要站點。這次來到蚌埠市,發現不僅飲食、文化接近,風土人情更是讓她備感親切。特別是前一天下了高鐵,沿路經過龍子湖景區和東海大道,觸目皆是風景,給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龍子湖真是漂亮,即便跟大城市比也絲毫不遜色。我已經‘安利’給同學們了,讓他們必須要來。”孫夢一邊向記者展示手機中的照片一邊說,特別是打卡了萬達珍珠坊的小吃群后,真有賓至如歸之感。
“徐州市和蚌埠市距離這么近,后悔沒早點來......”
隨后,活動還參觀了蚌埠市博物館,一起感受蚌埠市古代文明演變、近現代城市發展及淮河文化風貌,打卡蚌埠市的城市新地標和文化金名片。“室友說沒來太虧了,讓我問問以后可有這樣的活動了”。一位參與的學生告訴記者,在蚌埠市讀了三年大學,這次看到了不一樣的城市。
最后一站來到龍子湖畔,打卡中國第一個南北分界線標志——《火鳳凰?龍》雕塑,一起感受“冥夜”的恢弘,在終點張公山珍珠女塑像前,欣賞“桑酒”的絕世容顏。
在該市重點項目、高新技術企業、文化產業、熱門景點等,大學生們感受到了蚌埠市的科技發展、文明演進和城市魅力等。城市宣傳手冊、文化旅游美食地圖、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重點企業介紹、蚌埠特色美食,讓大學生感受到了蚌埠這座城市的滿滿誠意與貼心。
“咱主打的就是‘蚌’赴群英會,打造興才俱樂‘埠’。”潘俞伊笑著形容,這次活動的消息通過各種渠道發布后,很快就有三百多名高校大學生報名參加,火爆程度超出預期,“這間接說明蚌埠市的魅力勢不可擋。”他笑著說。
“以最大誠意最好服務最優環境,為人才發展創造機遇搭建舞臺。”5月8日下午,蚌埠市委書記黃曉武在“2023年招才引智高校行”安徽財經大學宣講中向大學生發出青春邀約。
參觀蚌埠市博物館
志愿者化身城市“代言人”
時值“五一”假期以及蚌埠市文化旅游美食季,蚌埠市各大景點和網紅集市聚集了許多各地游客,前來中國南北分界線雕塑、張公山珍珠女慕打卡的游客絡繹不絕,穿梭在其中身著紅馬甲的是來自安徽科技學院的青年志愿者們。
“高低我也得向蚌埠市奔赴一次。”志愿者陳鑫說,“我本來是想‘五一’期間來打卡景點的,但在接到學院團委和團蚌埠市龍子湖區委的志愿服務倡議后,我第一個報名,覺得以這種方式與蚌埠市來一個雙向奔赴更有意義。”
“您好,請問有什么我可以幫您”“蚌埠歡迎您”“小心腳下”......這是志愿者韋研“五一”期間說得最多的幾句話。
“我今天見到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并且一直都被一種莫名的情緒包圍著,人與人之間親切的互動、微笑招手,都讓我深深地感動著。善良的大媽、大嗓門的大爺、漂亮的小姐姐、可愛的小朋友,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一刻我真心想謝謝他們,是他們讓蚌埠這座城市亮了起來,我們再累也值得。”韋研說。
周慧敏是蚌埠市蚌山區青創協會員,她說,今年的“五一”, 蚌埠成了全國人民熱捧的旅游城市,為了維持景點現場秩序,蚌山區青創協會在團市委號召下積極行動起來,她也加入志愿者行列。
“在傳遞自己愛心的同時,也收獲著快樂和信念,看見一張張游客快樂的笑臉,我覺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愿志愿者的奉獻精神永遠感染世間......”
史思雨是安徽科技學院大一學生,是蚌埠人。在看到蚌埠市火了之后,她一直想為家鄉作些自己的貢獻,讓很多人看到蚌埠市的誠意。“所以看到志愿者招募后,我立馬就報名,想通過志愿服務,展現這座全國文明城市的好客與熱情。”史思雨說。
安徽科技學院動物科學學院團委書記李焱表示:“讓青年大學生以這樣的方式投入到社會實踐中,以優質的服務迎接四方賓客,腳踏實地地深入到群眾中,是一種有形的歷練,更是無形的教育,在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中,讓青春在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史思雨告訴記者,為來往行人提供安全宣傳、道路引導、環境清潔等服務,是這次志愿服務的基本工作,他們本著“服務無處不在”的原則,用青春的熱情和汗水,把溫暖留給八方來客。
活動中,這些志愿者們不忘勸導游客要注意安全,謹防被騙、盜搶等不安全因素,讓旅途更加順暢和安心。
記者了解到,為給來蚌游客提供更好的游玩體驗,“五一”期間,團市委組織了四百余名青年志愿者在蚌埠市熱門景點開展志愿服務,為游客提供問詢引導、秩序維護、景點介紹等服務,充分展現了蚌埠青年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志愿者為游客問詢進行解答
□本版稿件由本報記者丁亞東采寫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