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寧縣清河中心學校黨支部專職副書記 畢承紅
懷寧縣馬廟鎮中心學校黨支部專職副書記 黃景新
興國必先重教,重教必先強師。在第39屆教師節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勉勵廣大教師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從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度、仁愛之心、弘道追求六個方面闡述了新時代的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義。這一重要論述既源于歷代師者躬耕教壇的傳統賡續,又立足于強國建設與民族復興的時代拓新,為廣大教師的自我革新、自我追求、自我完善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引領方向。作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師”志不渝,躬耕不輟,潛心教書育人、悉心培根鑄魂,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癡于初心不言棄。“擇一事,而終其一生”。擇,是以信仰情懷為基礎的不為繁華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終;守,是以理想信念為基石的不改初衷、堅守專注并久久為功。萬世師表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中國現代教育創造者張伯岑“我既無天才,又無特長,我終生努力小小的成就,無非因為我對教育有信仰、有興趣而已”的執著情懷、人民教育家于漪“一個人一旦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同時選擇了高尚,定不負祖國期望、人民囑托”的心堅如磐......正是教育后輩努力追尋的“星”光,更是砥礪前行的動力。新征程上,廣大教育工作者自扎根教育那一刻、踏入教壇那一步起,就需立心、立德,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同時也要立言、立行,涵養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選擇就要吾往矣,心懷“國之大者”,忠于黨和國家不容動搖,致于教育事業不言放棄;堅守即是意決也,胸懷“無私大我”,立于艱苦環境而不失偏移,安于清貧生活而不失追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抱負,立身從教,培根鑄魂,育才造士。
精于教藝不言累?!靶g業有專攻”。專,專注、致力,善特長;攻,學習、研究,熟精通,正所謂“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們的教師既精通專業知識、做好“經師”,又涵養德行、成為“人師”,努力做精于“傳道授業解惑”的“經師”和“人師”的統一者。術業求真務實,技能精湛創新。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在教學理論上立行、立技,內化精深的知識儲備,具有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同時在教學實踐中立術、立業,錘煉持久的研修韌勁,具有勤學篤行、求實創新的躬耕態度。以儒雅的書生氣、嚴謹的學者味和親和的仁者心做到規劃與施教并行,力求工作上一年要出樣、三年要像樣、五年要像模像樣、十年成為榜樣,引領學生長知識、練技能、強體魄、守正道、求真理,并躬耕不輟,細作不累。
忠于師魂不言悔?!傲罟依顫M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歲歲躬耕,君看根正苗紅;年年細耘,更喜桃李天下。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教師的殷切期望從“四有”好老師到“四個引路人”,從做“經師”與“人師”的統一者到成為“大先生”,從培養教育家型教師到弘揚教育家精神......讓人精神振奮、備受鼓舞。作為教育工作者,不要局限于眼前的枯燥單調,堅信前行的路上還有詩和遠方。更要立愛、立志,常懷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同時也要立功、立魂,堅持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古有“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的贊揚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美喻,今有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張桂梅無私攻堅創造大山里的“教育奇跡”?!帮L正一帆懸,啟航正當時”,廣大教師在興教強國的征途中,何懼風險,無悔奮斗;在充滿陽光的教育大道上,永葆熱情,弘揚正道。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