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藝術學院團委書記 龍 源
“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言猶在耳。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共青團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在新時代煥發出了新的生機,也賦予了時代新人培育的新內涵。
安徽藝術學院共青團緊密結合藝術院校實際,探索藝術思政化、思政藝術化的創新路徑,推進藝術與思政深度融合,將藝術之美融入正確政治意識、道德觀念和人格品質的塑造中。
“藝講思政”,以思想引領聚共識。校團委發揮綜合類藝術院校藝術專業門類齊全的優勢,結合藝術類學生特點,“向改革創新要活力”,逐步探索并形成了藝“講”思政創新模式,有效提升了思政課鑄魂育人的實效。將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大學生講思政課比賽特等獎獲得者等學生身邊的先進典型納入大學生宣講團,常態化開展宣講,發揮朋輩育人效應。邀請青年榜樣、非遺傳承人、創業達人等做客“藝馨大講堂”,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2023年,學校獲批立項5個國家級大學生志愿宣講團,致力于傳承紅色基因,講好中國故事。“藝”講思政教學改革入選安徽省首批高校思政課優秀教學方法,獲批安徽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和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計劃。
“藝愿義行”,以志愿服務突顯擔當。校團委精準聚焦實施“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作為生動的思政課堂,打造具有藝術學院特色的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品牌。多個社會實踐團隊入選國家級、長三角專項團隊,實現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的全覆蓋。有組織、有計劃地選派學生開展“返家鄉”“進社區”“黨員亮身份”等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并將在兩三年內實現以點帶面、串珠成線的全省覆蓋。通過凝練特色打造品牌,校團委榮獲2023年全國鄉村振興“篤行計劃”優秀組織單位,“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團隊獲教育部和共青團中央通報表揚,榮獲多項全國、全省大學生社會實踐榮譽表彰。
“藝心研藝”,以創新理論指導實踐。知行合一既是安徽藝術學院的校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境界。校團委通過制訂《共青團項目建設管理辦法》,發布共青團理論研究課題,培育“樣板團支部”,促進基層團組織建設提質增效,激發團干部在工作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以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校團委堅持將思政教育與藝術實踐活動相結合,研創一批以“小切口”表現“大主題”的藝術精品。人文紀實片《承》入選教育部“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教育活動視頻展覽;黨建微電影《守》在人民網、央視網展播;短視頻《青山下的新農人》入選省文聯短視頻作品征集活動;反映宣紙制作工匠精神的舞蹈《匠心追雪》榮獲全省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優秀創作獎;創排的“共筑思政夢 點亮青春紅”青春思政課受邀到省內高校演出。師生們在音樂中的黨史、畫中有“話”、“舞蹈+思政”等實踐中,實現了文藝與思政理論的跨界融合。
作為省內唯一綜合性藝術類本科院校,安徽藝術學院始終聚焦省委打造“三地一區”的戰略定位、建設“七個強省”的目標和十一個方面展現更大作為的工作安排,把思想教育的學習成效和青年群體的責任擔當體現在“建新功”上,聚焦“雙特色”高校建設,擦亮藝術思政文化育人品牌,以真情實意講好立德樹人的安藝故事。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