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團委書記 孟昭蘇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馬鞍山職業技術學院團委結合高職院校團青實際,為發揮好共青團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打出組合拳,開展有益探索。
打造育人“高度”,在頂層設計中堅定育人方向。聚焦學生思想引領、價值引領核心任務,搭建共青團“1234青年育人平臺”。堅持立德樹人“1”條主線,統籌線上線下“2”個平臺,善用“青檸”微宣講、“青檸”會客廳、“青檸”研學行“3”項育人活動,創設“行走”的思政課、“生動”的育人課、“有益”的實踐課、“高雅”的素養課等“4”門青春課程,延伸“第一課堂”育人觸角,發揮“第二課堂”育人價值。
提升育人“精度”,在多元工作路徑中深耕細作。以常態化思想動態調研為抓手,及時了解青年所思所盼,基于詳實調研報告針對性開展育人工作。以項目化培訓為平臺,結合院系“青馬工程”培訓、春秋兩季團干培訓、黨團校培訓、團支書專題培訓等實現團青培訓全年可持續,年均參培人次超1100人。以師生宣講團組建為重點,成立一支由專職團干,思政課教師,學生干部,“青馬”學員,省市團、學代會代表等組成的“青檸”師生宣講團。從“小我融入大我”的真實經歷與感受的“小切口”,將黨的創新理論以更有“青年味”、更具“青年感”的形式,面對面、零距離地傳遞給學生。以青年典型選樹為契機,廣邀學生身邊的技能熟手、學習高手、工作能手,講青春故事,展責任擔當。以主題讀書分享會為補充,制訂每月主題,梳理青年書單,引導學生感悟思想偉力,凝聚奮進力量。
凸顯育人“效度”,在服務青年中搭建有為舞臺。將思想引領與助力學生成長相結合、文化浸潤與提升綜合素養相結合、關心關愛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構建“三個結合”工作機制。“服務+思政教育”,打造“同學身邊的共青團”。踐行“共青團促進大學生就業行動”,工作經驗入選安徽共青團促進大學生就業行動工作典型經驗做法;打造服務型學生組織,我校“心相隨 愛相伴 攜手同行”項目獲評全國高校學生會組織“我為同學做實事”優秀項目。“實踐+思政教育”,引領學生在服務社會中彰顯青春價值。三年來,七千余名學生參加“三下鄉”“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一支學生團隊入選2023年“三下鄉”全國重點團隊,獲安徽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紅色專項賽三等獎兩項。與團馬鞍山市雨山區委等合作共建,組織班級團支部參加社區實踐計劃,一萬六千余人次投身各級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文藝+思政教育”,發揮優秀文藝作品的思政育人載體作用,提升綜合素養,學生在安徽省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中斬獲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三項、三等獎八項。“技能+思政教育”,悉心培育德技并修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獲得第十八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銀獎一項,第二十屆“振興杯”全省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專項賽銅獎三項。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