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環境科技集團 王禎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光榮傳統不能丟,丟了就丟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在六安市舉辦的第四屆“紅色記憶·我有傳家寶”活動中,我有幸參與并見證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記憶和傳家寶的展示。這些物品不僅是物質的財富,更是精神的傳承。在這樣的氛圍中,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爺爺——王祥玉,這位九旬老人的身上,有著一段段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一、早年歲月與紅色熏陶
1929年7月,我的爺爺出生在河北保定的一片遼闊田野上。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然而他成長道路卻并不平凡。因為他的父親——王洛山,是一位堅定的共產黨人和村干部,早年就投身于革命事業。
在他父親的言傳身教下,我的爺爺從小便對共產黨充滿了敬意和向往。他聽著父親講述那些英勇的戰士和偉大的戰役,心中悄然埋下了革命的種子。
二、青春理想與投身革命
抗日戰爭時期,我的爺爺跟隨父親一起參與八路軍的掩護和地下工作。他目睹了日軍的殘暴和人民的苦難,心中充滿了對侵略者的仇恨和對革命事業的熱愛。
1948年,他毅然決定參軍入伍,投身國內解放戰爭。
在戰場上,我的爺爺英勇善戰,多次立下戰功。他帶領戰友們沖鋒陷陣,奮勇殺敵,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革命信念。他的勇敢和決心贏得了戰友們的尊敬和贊譽,也讓他在革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三、開國大典與他的榮耀時刻
1949年10月1日,他迎來了人生中的榮耀時刻。他被全團推舉為陸軍護旗手,光榮地參加了開國大典閱兵式。那一天,他高舉著鮮艷的五星紅旗,昂首挺胸地走過天安門廣場,親眼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那一刻,他內心的激動和自豪難以言表,他深知這是他一生中最榮耀的時刻。他堅定地告訴自己,一定要為新中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抗美援朝與他在異國他鄉的戰斗
然而,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朝鮮戰爭便爆發了。作為一名老兵,他深知自己的責任與使命。于是,他主動請纓奔赴朝鮮戰場,希望為保衛新中國的和平與安寧盡一份力。
在異國他鄉,他親身經歷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敵人的炮火猛烈而密集,但他從未有過絲毫的退縮和畏懼。他帶領戰友們沖鋒陷陣,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在戰斗中,他始終堅守陣地,勇往直前,用他的勇敢和堅韌為戰友們樹立了榜樣。
在一次激烈的戰斗中,他的左小腿不幸被彈片擊中。那一刻,疼痛幾乎讓他無法站立,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他咬緊牙關,堅持完成了戰斗任務。戰后,他因勇敢表現而榮獲個人三等功,這是他為國家和人民付出的最好證明。
然而,戰爭的殘酷也給他留下了深深的傷痕。他的左小腿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每到陰雨天,傷口就會疼痛難忍。但他從未后悔過自己的選擇,他知道這是為了保衛祖國和人民的安寧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他會永遠銘記這段經歷,將它作為他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五、和平歲月與貢獻社會
戰爭結束后,我的爺爺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然而,他并沒有選擇過上安逸的生活。
我的爺爺先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173團四連擔任指導員,后來又在8115部隊擔任教導員工作。在這些崗位上,他始終牢記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1976年,我的爺爺隨部隊轉業來到安徽銅陵市土產公司和物資回收公司擔任總支書工作。雖然工作環境和職責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他依然保持著對工作的熱情和對人民的關愛。他深入群眾,了解民情,積極解決群眾的困難和問題。他深知,只有真正了解群眾的需求和期望,才能更好地為他們服務。
在企業的工作中,他關心企業的發展,積極為企業出謀劃策,推動企業的改革創新,同時,他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
六、晚年生活與傳承精神
如今,他已經步入了晚年。但他依然保持著對黨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他時常向年輕一代講述自己的紅色故事和革命經歷,傳承紅色精神。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不斷前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在我爺爺的家中,掛滿了各種獎章和榮譽證書。這些都是他一生革命歷程的見證,也是他一生不懈努力的成果。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的力量。
七、結語
爺爺的故事,就像那些傳家寶一樣,充滿了歷史的痕跡和歲月的沉淀。他的一生,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為家庭和社會貢獻著力量。他的言行,他的堅持,都深深地影響著我,讓我明白,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故事的英雄,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因為堅持和奉獻而變得不平凡。
在“紅色記憶·我有傳家寶”活動的啟發下,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爺爺的那份堅守和傳承的意義。他的故事,就像那些傳家寶一樣,值得我們去珍惜、去傳承。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夠將爺爺的精神和故事,繼續傳遞給下一代,讓這份紅色的記憶和家族的榮耀,永遠流傳下去。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