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縣縣委教育工委書記、縣教育局局長 鄧蔚清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凸顯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體現了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黟縣教育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和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要求,深刻理解改革要義,全面釋放創新動力,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在深化改革創新中激發教育發展活力,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教育強縣。
一是完善立德樹人機制。立足不同學段、不同學生群體的成長特點,做好頂層設計,根據思政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科學設置思政課的具體目標和有效方法,增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深化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完善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進紅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徽州傳統文化資源有機融入學校思政課教學,切實發揮思政課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的關鍵作用。
二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積極建立同人口變化相協調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機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不斷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教育差距,提升教育質量,推進“雙減”改革,補短板強弱項,推動教育機會、資源配置、制度政策的公平,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全面鞏固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成果,全力創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推動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和職業教育轉型提升,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三是完善“五育并舉”體系。做好學校頂層設計,全面實施德智體美勞“五大行動”,科學施教, 持續深化德育鑄魂、智育提質、體教融合、美育熏陶、勞動促進等,促進學科融合、學段融合、活動融合,深入開展“五個校園”聯創和“一校一品”育人特色創建行動,著力打造校園文化品牌,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新格局。
四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向新時代好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新內容,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健全完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厚植尊師重教的社會文化,不斷提升教師的教書育人能力,讓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成長為有情懷、有水平、有溫度的好老師、大先生,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本版稿件由特約通訊員洪雅秋、本報記者謝婷婷整理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