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 感恩奮進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
編者按 沒有“創新”的“實干”是墨守成規、固步自封,沒有“實干”的“創新”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有在各自專業領域中“上下求索”,敢于探索創新、勇闖無人區,才能在實干中創造新的奇跡......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在滁州市團員青年、團干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將高舉創新大旗,立足崗位青春建功,不負殷殷囑托,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貢獻青春力量。
鳳陽縣小崗村團委書記袁肖: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小崗青年將深入學習貫徹。小崗村有著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小崗精神,我們青年一代更應牢記囑托,在基層工作中積極作為。我們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探索鄉村發展新路徑,讓小崗村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在團的工作中,我們將緊密圍繞鄉村振興,從群眾“急難愁盼”入手,為青年搭建舞臺,讓青春力量在鄉村建設中發光發熱,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小崗實踐不懈奮斗,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
天長市品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青年聯合會常務委員邵愛濤: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徽時指出,要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我學習后非常激動,作為一名新農人,我們將更加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深入學習農業知識,大力發展特色、綠色農產品種植。作為青年鄉村振興先鋒,我也將為鄉村的全面振興貢獻屬于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添磚加瓦。
明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劉思雨:“張吳禮讓”的典故傳承著“和為貴”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我們從中學到的不僅是“小家”和睦相處的方法,更有“大家”和平發展的內涵。合肥濱湖科學城代表著現代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運用的前沿領域,我們要把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迎頭趕上,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力量。當我們青年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看完了古巷新城,既可以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現代社會治理的智慧,成為最溫暖堅實的中國底色,也可以不斷加快科技創新,沖破枷鎖桎梏,以科技力量推動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展示最亮眼奪目的青春風采。
滁州市瑯琊區三官街道團工委副書記章世煜: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我內心激動不已,作為新時代青年,我深刻感受到肩上所承載的重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更加堅定了我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決心,并將這份信念融入日常的點滴行動中。同時,也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我們應當勇敢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珍惜青春年華,不負韶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滁州海亮學校團委書記李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讓我深感責任重大。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在今后團的工作中,我將進一步做好對青年學生思想引領工作,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引導他們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堅定做好本職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水平,為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定遠縣定城鎮團委書記李子巖: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徽時強調,“要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協同發力,打牢社會治理的文化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它積淀了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志。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干部,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堅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創新思維結合,表達形式和傳播渠道緊跟時代發展,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文化傳承與文化自信的種子在廣大群眾心中生根發芽。
安徽金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招聘助理李馨悅: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安徽時指出,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改革開放新高地、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上持續發力。如今安徽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國家第一方陣,能級之變、位勢之變、創新之變前所未有。我們要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勇于探索,銳意創新,才能獲得實干的豐碩成果。沒有“創新”的“實干”是墨守成規、固步自封,沒有“實干”的“創新”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有在各自專業領域中“上下求索”,敢于探索創新、勇闖無人區,才能在實干中創造新的奇跡,面向未來、再立新功!
滁州市南譙區稅務局團支部書記李東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讓我備感振奮,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自強不息,積極在落實落細減稅降費、依法依規組織收入上創新理念,同時提升服務水平,助推構建依法治稅、以數治稅、從嚴治稅,不斷創新服務手段,促進稅企互動,減輕辦稅負擔,落實好促進創業投資、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出口退稅等稅收政策,不斷在優化營商環境中貢獻青春力量!
天長市天康集團光電纜制造部質檢科科長陳姝娜: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讓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加強青年思想政治引領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我們將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老一輩科學家精神,讓青春在科技強國建設的接續奮斗中綻放絢麗之花。我們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安徽發展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同時,我們也期待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與廣大青年一起攜手共進,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明光市嘉山中學教師郁皖晉:當習近平總書記踏上安徽這片土地,就如一盞明燈,為廣大青年指引著方向,他關注著當地的科技創新、生態保護、民生發展等多個方面,這讓我們青年深刻意識到,發展是全方位的,每個領域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激勵著我們青年要胸懷理想,腳踏實地。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我們將在各自的崗位上拼搏奮斗,將個人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之中,用熱血和激情書寫屬于我們這一代青年的華彩篇章。
團定遠縣委、縣青聯秘書長陶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要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緊密結合起來,貫徹落實青年發展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持續加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分類開展青年思想教育和引導。培育青年人才隊伍,實施青年人才成長工程,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需求,強化在科研實踐中培養高水平科技青年創新人才,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安徽凱盛浩豐小崗現代設施農業有限公司小崗基地副經理高宏偉: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讓我認識到作為智慧農業的從業者,應該緊跟時代步伐,結合實際情況,參與智慧農業科研和創新活動,為安徽農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有敢于拼搏的精神和品格,有勇于實踐探索的能力和方法,立足本職崗位,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為提升農業科技水平和農業競爭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鄉村振興與農業現代化,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來安縣獨山鎮團委副書記王亞平: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人民的深切關懷、對安徽發展的殷切希望讓廣大青年備受鼓舞、倍添干勁,我們一定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期望轉化為工作和學習的強大動力,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好中華民族講求禮讓、以和為貴的傳統美德,進一步學習和轉化好優秀科技成果,銳意進取、積極作為,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展現安徽青年的朝氣和自信。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王輝: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不僅是對青年學子的殷切期望,更是對我們這一代人使命的召喚。我們要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勇于擔當時代責任。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中,我們要敢于挑戰、勇于創新,努力成為行業的佼佼者,為國家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步伐投身到學習和實踐中去,為安徽發展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滁州市南譙區同樂街道擔子社區團總支書記陳玉媛: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來到了安慶桐城市六尺巷等充滿文化底蘊的地方,這使我意識到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六尺巷的故事所蘊含的包容、和諧等文化內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們要積極汲取這些文化智慧,將其融入到現代社會的價值觀中。作為共青團員,我們是新時代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應深刻認識到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來安縣施官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團委書記方方: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桐城市六尺巷并強調,“要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協同發力,打牢社會治理的文化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國人的根與魂,必須大力弘揚。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從學生抓起,校園是主陣地之一。學校要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教育者要利用好時機,加強對孩子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團員青年要發揮好帶頭作用,認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中汲取奮進力量。
明光市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張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讓我們備感溫暖、倍增信心。我們廣大青年志愿者會逐字逐句認真學習,做到心領神會,不折不扣抓好落實,創造幸福,分享快樂,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安徽貢獻更多青年志愿者的力量。
明光市稅務局團支部書記于希:作為基層團干部,我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立足崗位職責,優化稅費服務,辦好為民實事,全心全意服務納稅人繳費人。同時,圍繞稅務青年成長成才需求,提供精準有效服務,幫助青年干部解決實際困難,不斷提升青年獲得感和幸福感,以實際行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
明光市明東街道辦事處團工委書記陳霄: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協同發力,打牢社會治理的文化根基”。作為基層共青團工作者,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更要將青春力量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腳踏實地、扎根基層、服務家鄉,用好家鄉歷史文化資源,不斷強化本領,推動創新發展,把廣大團員青年團結起來、動員起來,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貢獻青春力量。
□稿件由本報記者程榕娟整理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