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禹睿的書法啟蒙之路開啟得甚早,這得益于她有一位寫得一手好字的媽媽。在周禹睿年幼之時,媽媽便著力培養她對書法的興趣。但凡外出,博物館總會成為她們行程的首站,媽媽會帶著周禹睿在那里盡情欣賞古人留存的真跡。不僅如此,媽媽有時還會為她購置一些蘊含書法特色的文創掛件之類的物件。
至今,周禹睿還清晰地記得那個溫暖的午后,在南京總統府的游玩中,媽媽為她買來一支特別的雪糕。那雪糕上,用小篆精致地雕刻著一個“秋”字,字形之美,令人陶醉。那一刻,周禹睿幾乎忘記了這是一支雪糕,她猶豫著是該品嘗這份甜蜜,還是該細細欣賞這書法的藝術。然而,猶豫間,那“秋”字已在陽光下漸漸融化,化作一滴滴書法的遺憾,滴落在她的心頭。
上了小學之后,媽媽就讓周禹睿陪她在書房練字,那時候周禹睿對書法沒有什么深刻的體會,只會幫媽媽拽個紙、倒點墨汁,但看著媽媽挽起衣袖,手中的毛筆蒼勁有力地絞著,筆鋒神龍見首不見尾一般的變幻,十幾秒的功夫“花開見佛”幾個字赫然呈現在她面前時,雖然年齡小,但周禹睿也知道那字是漂亮的。
“我長大了也能像媽媽一樣寫這么漂亮的字嗎?”周禹睿仰著小臉問媽媽,媽媽答道:“只要你真心喜歡,用心去學,就一定可以寫得更好?!?/p>
以往高興時,周禹睿會偶爾模仿媽媽的樣子寫字玩耍。不知從何時起,周禹睿變得愈發安靜,在學習之余,她最喜愛的事便是看媽媽寫字。
“宥”這個字起初周禹睿并不認識,是她9歲那年在一本書法書上見到的,那黑色墨痕斜躺在一張半卷著的泛黃殘紙上,好像是樓蘭文書,四周還有精靈一樣的一些小楷字把守著,散發著可以聞到的濃濃古味兒,它看起來是那樣的寬容、堅定、儒雅,旁邊幾個有學識的古人在捋著胡子欣賞它,是在樓蘭古國嗎?這引起了她極大的興趣,從此真正開啟了她的書法之門。
自此以后,她學習之外的大量時間都用來了解有關書法方面的知識,有段時間把《說文解字》這本書隨身帶著,去了解漢字的構造和它的起源,當然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要解開“宥”字之謎,它的本義:廣廈容人曰宥,引申為寬容、原諒,金文中,上面為寶蓋、房屋,下面“有”,表示以手持肉,結合起來:在一間寬大的房子里,主人熱心好客,拿出美味佳肴來款待朋友。在《莊子.在宥》中說,“聞在天下”,宥代表著海納百川的包容和自在,而寬容和豁達都是一個有格局的人所需要的。原來漢字竟有如此大的魅力,每當她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問題,她都會想到這個字。
剛進入靈璧縣第一初級中學就讀,周禹睿一時沒適應初中的學習節奏,沒有明確的學習計劃,幾次考試成績都在班級墊底,她感覺自己很糟糕,開始懷疑自己。周末,周禹睿把自己關在書房練字,許久沒練好的字忽然下筆就寫出了靈魂。
“那一刻我瞬間明白,之前是用筆不對,無意中改變筆法就可以妙筆生花,學習和練字本質上是一樣的。”周禹?;貞浀?,“我摘下眼鏡,擦掉淚水,蹲下抱了抱自己,在書房寫了一個大大的‘宥’字。也就是從那時候起,我的學習成績逐步上升。”
“眼看著這孩子在書法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寫著寫著心智就成熟了,寫著寫著就長大了?!敝苡眍5膵寢屨f。
點 評
周禹睿的書法之路實乃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媽媽的運筆間牽絲掛縷,收筆處鋒芒畢露,心隨意動,意隨形走,一氣呵成。自那時起,一顆書法夢的種子在她心里發了芽。周禹睿做事認真、自信開朗,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努力上進,懂事善良,是同學和老師心目中的“陽光女孩”,希望她能堅持自己的愛好,用書法傳情,為自己鋪就美好前程。
□靈璧縣第一初級中學教師 朱 玲
(記者黃慧)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