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3月10日電 題:謝琳:貨車方向盤上的熱愛與擔當
新華社記者朱青
“女司機啊,厲害!”56歲的謝琳每次從她那輛3米寬、4米高、17.5米長的重型牽引平板式卡車上下來時,這是她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在安徽省淮北市的安徽博旭洲物流有限公司,笑起來十分颯爽的謝琳是一抹獨特的亮色。眾多男性司機都會佩服地對她豎起大拇指:車型龐大,需要豐富的駕駛經驗和對車輛結構足夠的了解;載貨量多,需要充沛的搬運體能和嫻熟的捆貨技術;4700多公里的新疆長線獨行,更需要勇氣、堅韌和細心......
謝琳以500多萬公里的安全行駛里程,證明著貨運行業中“她力量”的優秀。在云貴川的山嶺間,在大西北無人區的漫天風沙中,她獨自一人經歷過各種復雜路況,克服了缺氧、車輛發生故障等困難,練就了過硬的駕駛與應急處理能力。
“我最喜歡的運輸路線是從長三角到新疆霍爾果斯口岸。”謝琳說,近5000公里路程,一人一車,她一年至少要跑16趟。
在這條橫貫中國的線路上,基建設備、光伏組件、新能源汽車部件等在她的車廂里源源不斷運往西部。
“以前拉一車小家電小商品,現在拉的都是國家建設的‘鋼筋鐵骨’。”謝琳笑著說,“每一年路上都看到很多新變化,我心里也充滿了干勁!”
3月2日,在位于安徽境內的一處高速公路服務區,謝琳在檢查車輛和貨物的安全狀況。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2016年,謝琳途經西藏阿里無人區時貨車發生故障,在飲食幾乎耗盡時,來自湖北武漢的摩托車隊經過,為她留下了飲用水,幫助她堅持到了救援到來。幾年后的新冠疫情期間,她向武漢運送抗疫物資28趟。之后,她又多次前往大西北、長三角,為多地抗疫貢獻自己的力量。
“家是小的國,國是大的家。”謝琳說,這是曾是軍人的父親在她心里深深種下的信念。謝琳還堅守著一個習慣,每次去新疆送貨的路途上,她都會專門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園。“哪怕缺氧,我也要爬上那山坡去。”謝琳說。她一次次帶去家鄉的酒,看望長眠在此的英雄們。
3月2日,在位于安徽境內的高速公路上,謝琳駕駛貨車前往浙江寧波送貨。新華社記者 張端 攝
如今,謝琳承擔了更多為貨運司機群體發聲的責任。2023年,她當選安徽省第十四屆人大代表、中國婦女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她建議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推廣建設“司機之家”,并建議設立專門的女性衛生室、女性專用淋浴間等,讓女性運輸人能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
今年,謝琳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走下領獎臺,她重新回到熟悉而心愛的方向盤前。“我熱愛貨車行駛時擁抱遼闊大地的感覺,內心常因能幫到別人而喜悅。”謝琳說,“無論哪個行業,希望職業女性都能勇敢選擇自己熱愛的事,越來越自信自強。”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