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青少年研究會青少年發展政策專委會主任,安徽省社科院當代所所長、二級研究員 邢 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實踐證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雷鋒精神就是對雷鋒的言行和事跡所表現出來的先進思想、道德觀念和崇高品質的理論概括,雷鋒精神內涵極為豐富并不斷演進,概括起來就是“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60多年來,雷鋒精神已經成為中國人的精神燈塔,持續綻放著耀眼的光芒,展現出旺盛生命力和強大影響力,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美麗畫卷注入不竭精神動力。雷鋒精神的時代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政治價值。雷鋒在日記中寫道:“我要以黃繼光、董存瑞、方志敏等同志為榜樣,做一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永遠忠于黨、忠于人民革命事業的人。”雷鋒精神能提升社會公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高度認同,能積極引導青年群體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忠實實踐者。
二是文化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雷鋒精神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雷鋒精神是五千年優秀中華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的有機結合,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內容,代表著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發展方向。雷鋒精神能引導社會形成向好向善、至善至美的社會文明,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文化主體性,能倡導“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平等互助思想,推動形成“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文化生態,促進中華慈善文化的現代轉型,加速現代志愿文化的形成發展。
三是教育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學習雷鋒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雷鋒樂于助人、善于學習、勇于創新,“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精神能有效凈化社會成員心靈,培育“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氣質,能引導青少年發揚“釘子”精神和“螺絲釘”精神,從突破“內卷躺平”而走向“創新奮斗”,自覺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挺膺擔當。
四是社會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青年志愿者事業是我們黨領導的共青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新工作領域、服務社會需求的一大創舉。”雷鋒用他光輝的一生踐行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社會道德規范,雷鋒精神為社會公民提供了做人法則和做事準則,能引導社會成員互敬互幫、互助互愛,將愛心與奉獻融入日常生活場景,能最大程度地減少人與人之間的傲慢與偏見、冷漠與隔絕,架起社會群體之間互愛互助的橋梁,促進社會信任與社會和諧,打牢社會治理的文化根基。
五是經濟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在這次抗疫斗爭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現令人欣慰、令人感動。”雷鋒精神引領青年志愿者在服務社會、奉獻人民的火熱實踐中彰顯青春風采和責任擔當,為社會創造大量財富。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國實名注冊志愿者總數已達2.38億人,志愿服務項目總數為1269萬,服務時間總計達53.48億小時,創造直接經濟價值1112.4億元(按小時工資20.8元計算)。
六是世界價值。雷鋒精神向世界展現出中國人對人生價值、社會發展、道德建設、人類文明發展的價值航標,成為新時代人類共有的價值追求和通用語言,雷鋒精神中“信念的能量”是全人類共同價值的思想根基,“大愛的胸懷”是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心理基礎,“忘我的精神”是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行動取向,“進取的銳氣”是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能量源泉。雷鋒精神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雷鋒精神超越了國度,超越了信仰,超越了民族文化,向世界各地廣泛傳播,為推進構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樣本。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