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它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共產黨員要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獻”“等你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時,一定要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為祖國建設和人民幸福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自張銳記事起,爺爺語重心長的叮囑總會回響在耳畔。沒承想,就這樣念叨著、念叨著,2023年,從安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畢業的張銳,響應共青團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熱血號召,毅然決然地加入了西部計劃志愿者行列,背起行囊,踏上了寧夏這片充滿熱情與希望的熱土。
“我從小在爺爺家長大。爺爺是一名老黨員,他從小就喜歡給我講共產黨的故事,他的叮囑就像是春風細雨,在我的內心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睆堜J說,2019年5月27日,自己正式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一顆“為人民服務”的心躍躍欲試。畢業之際,校團委組織了西部計劃宣講會,那句令人心情澎湃的口號在他耳邊振聾發聵:“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沒有一絲猶豫,張銳告別親人和熟悉的地方,拖著笨重的行李,滿懷對西部的向往,踏上了開往寧夏的列車。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隆德縣鳳嶺鄉人民政府,張銳展現出謙虛謹慎、熱情周到、樂于助人的品質,迅速融入辦公環境。為了能夠盡快熟悉業務、讓自己快速進入工作角色,他積極學習相關政策文件、業務知識,并積極參與到各類業務培訓及活動中,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實踐能力。為了克服語言溝通的難題,他主動走村入戶,與當地村民促膝長談。在單位領導指導、同事協助以及個人的不懈努力下,他迅速擺脫了學生時代的稚氣,克服了語言不通的困難,逐漸代入了基層工作者的角色,實現了思想與行為的快速轉變。
工作步入“正軌”后,他負責協助民政、團委和辦公室工作,主要協助民政員收集臨時救助、低保資料,并入戶走訪、實地考察農戶經濟情況,核實準確后上傳數據資料到民政系統,最終將救助資金及時發放給農戶。
除了辦公室日常工作,他還積極參加鄉政府和團縣委組織的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參加防汛、防震應急演練活動,冬季除冰掃雪、禁毒宣傳、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走村入戶,深入一線,參加志愿服務活動30余次;參與助農產品直播活動,交易金額達13萬元;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志愿者的擔當與奉獻,詮釋了對西部地區和西部人民的熱愛。
“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有我揮灑的青春與汗水,更有我深深的愛與牽掛”。張銳動情地說,這一年西部計劃經歷是自己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它教會了自己堅韌與奉獻,更明白了責任與擔當。在隆德縣2024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民健身大拜年”全縣職工籃球賽上,張銳被評為“優秀運動員”;并榮獲2023~2024年度隆德縣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優秀志愿者”稱號。
張銳入戶走訪中
□本報記者程榕娟、通訊員徐慧采寫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