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亳州市第三十二中 孫華玉
近來,高中雙休引發高中階段諸多教師、學生、家長的熱議。高中雙休意味著學校不再利用雙休日給學生進行集中補課,意味著家長需要主動參與教育,學生需要自主規劃學習時間。從本質來看,是引導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的深刻變革。那么作為教師應該如何更好地適應并指導學生學習呢?
一、疏導焦慮:引導家長、學生深刻理解“高中雙休”的底層邏輯
《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指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由此,在建設教育強國背景下,首先要培養健康的人,進而才能培養堪當大用的才。我們事業的接班人要在健康的基礎上,具備強大的自律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高中雙休”作為一項措施,旨在能讓孩子在高強度的學習下適度放松身心,并學會自主規劃自己的學習安排,更深層次在于能讓孩子自覺抵制游戲等誘惑,學會科學的規劃時間。如果學生一直處于一種被外部壓力擠壓下才能被動學習的狀態,那么一但進入自由度相對較高的大學,學生將可能會陷于一種迷茫狀態,甚至會抵擋不住一些誘惑,誤入歧途。因此,為了更好地矯正“分數至上”等偏執的教育理念,探索落實“高中雙休”舉措不失為一種糾偏的有力措施。所以,家長、學生和教師都應當正確理解雙休的底層邏輯,轉變觀念才能有效應對。
二、有效行動:科技賦能、謀劃時間用好“雙休”實現共同成長
1.用好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共同成長。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上有很多優質精品課程,其中“課程教學”-“高中教育”-“英語”科目中有北師大版、人教版等8個版本的教材,還有必修一至三冊,選修一至四冊的課程講解,可以充分讓學生遠程、免費、跨時空實現選擇名師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彌補課堂中沒有消化的知識或學習新知識。其中“家庭教育”、“課后服務”欄目還有很多教育經驗和方法的“干貨”,一些國內外名著等都可以實現家長與學生一起共同研學,實現共同成長。
2.用好Deepseek等智能工具,實現高效學習。Deepseek等智能工具有著海量數據,可以在一定程度幫助家長、學生識別一些自測題完形填空、小閱讀甚至是作文的批改。因此,學生可嘗試使用有關智能工具,自主針對自己薄弱的題型或者語法知識進行練習;還可以通過在做題過程中標記錯誤點、難懂點,運用數據分析自身的薄弱點,通過記錄學習過程,運用數據賦能找到短板進行突破,優化方法逐步提高。
3.用好空閑時間,實現學生身心的良性發展。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更是學習的基石。高中學業壓力大是客觀存在的壓力,學生因為升學、家長和學校等方面帶來的心理焦慮緊張是主觀存在壓力,且多以“愛”的名義產生無形壓力。學生心理壓力大,直接影響睡眠,間接影響學習質效。因此,家長可以利用好雙休的空閑時間,與孩子一起談心、看電影、戶外放松,或是讓孩子陪著家長一起工作或勞動一天,既鍛煉體魄,培養親情,也可讓孩子更好地理解家長良苦用心,更好理解學習的意義,最終從要我學轉變為我想學。
責任編輯:值班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