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黃的稻田、干凈的庭院、美麗的村莊......沿著合肥市長江西路一直往西行駛30公里,便會找到一處充滿詩意的村莊——小嶺南。
小嶺南是合肥市蜀山區小廟鎮馬崗村下轄的24個村民組之一。這里是年輕人文藝打卡“熱地”,也是當地的新晉網紅地標。
馬崗村黨委書記侯克旺告訴記者,過去這里幾乎是個“空心村”,大多數村民都選擇了外出打工謀生。近年來,蜀山區啟動蜀山生態文化旅游休閑區建設,小嶺南被選中成為蜀山區鄉村振興示范點,這讓當地村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今年44歲的韓曉娟怎么也沒想到,在曹操河上養了20年的魚,現在竟然在小嶺南的民宿里煮起了咖啡。
“我家住在曹操河邊,過去家里承包魚塘,以養魚為生。 ”韓曉娟告訴記者,如今她有了一個新身份——小嶺南貳號院管家,她的新工作是在民宿里煮咖啡、學烘焙、接待游客。
“過去打魚,起早貪黑很辛苦,還賺不了幾個錢。現在,我上岸干起了體面活兒,人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樣了。 ”韓曉娟笑著說。韓曉娟將家里的閑置房屋和土地流轉給了合肥蜀山生態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由公司統一運營打造鄉村民宿。
據統計,包括韓曉娟在內,馬崗村大小嶺南43戶農戶將閑置房屋統一租賃給了公司,村民可以自愿就近就業。
“我們不是簡單粗暴地拆掉老房子,而是在老房子原樣的基礎上進行保護性開發。 ”合肥蜀山生態文化旅游投資公司副總經理方平告訴記者,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原村落的文化內涵。
經過改造的老屋不僅煥然一新,而且保留了鄉村質樸的氣息,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城里人來這里休閑度假,很多鐘愛文藝的年輕人更是熱衷來此采風體驗。記者在小嶺南看到,金燦燦的稻谷隨風蕩漾,一幢幢古樸的江淮民居連成一片,三三兩兩的游人正在拍照打卡。
合肥游客郭雯帶著兒子正在“稻田會議室”景點前拍照,“城里生活節奏快,這里很安靜,每逢周末我就會帶家里人來這里游玩。 ”
“我們遵循‘先留住村莊,再留住鄉愁’的思路,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閑置房屋進行改造盤活,開發了鄉宿小嶺南壹號院、貳號院、叁號院和天蓬別院,涵蓋了會議、住宿、餐飲和休閑諸多功能。到了周末,來此就餐、住宿的人更多。 ”方平說。
為了讓村民抱團發展闖市場,小嶺南還成立了合肥蜀源原種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分季節種植原種水稻、油菜花和豆類等作物,村民以土地或資金入股,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年初,合作社已經完成了首次分紅,42名社員分紅資金共計2.52萬元。
現在,小嶺南已經形成鄉宿餐飲、種植加工、農業觀光、科創研學以及鄉村馬拉松、騎行、毅行等產業。下一步,蜀山區將打造鄉村CBD商務示范區、馬拉松博物館、曹操河遺址文化公園等重點項目,讓市民休閑時多些感受鄉村寧靜的去處。(記者 湯超)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