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至2014年的10年中,筆者一直客居合肥;2014年至2023年的近10年中,筆者一直往返行走在家鄉渦陽與省城之間。從事新聞寫作、文藝創作40年了,盡管經年不停地漂泊奔波,心靈深處卻始終充溢著濃濃的桑梓情結。
6月上旬的一天,接到一個來自渦陽縣圓夢舞蹈藝術中心的邀約,將舉行校慶9周年專場演出。打來電話的是陳芳清女士。和陳芳清女士是老相識啦!作為這個縣音樂舞蹈家協會的主席,作為這個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的主任,20年前就已經成為了我筆下的典型人物,一篇題目為《芳草青青水清清》的散文通訊,使其紅了起來,后來,后來她陸續榮獲亳州青年“五四”獎章、被評選為安徽省先進女職工、安徽省最美志愿者和安徽省人大代表,傲嬌于薪火相傳的錦繡江淮。
圓夢舞蹈藝術中心的法人代表袁園是陳芳清女士的學生,享有舞蹈王后的雅稱,她所在的藝術實體,又是本土甚或皖北范圍內比較上檔次的,再者,暑期即將來臨,這一舉動是有指導意義的,活躍孩子們的假日生活呀!于是,我如約而至,專程長途驅車,來到了現場,來到了上千人聚集的現場。
演出一開始,一位名字叫國寶的活動主持人,就強烈地吸引了我的眼球,眉清目秀、儀態萬方,解說時的聲音富有磁性,解說時的節奏富有韻律,解說時的情感充沛飽滿,解說時的肢體語言生動形象,一雙會說話會傳情的眸子,透視出不倦的不俗的盈盈光波。
坐在身邊的陳芳清女士如是說,國寶是渦陽廣播電視臺的播音主持人,畢業于安徽藝術學院,曾經在中國傳媒大學進修兩年時間......
演出乍一結束,國寶自然成為了我采訪的主角,一起座談的渦陽的一些文藝精英,紛紛打開了話匣子。
縣委宣傳部一級主任科員劉斌說,國寶就是渦寶,名如其人,是咱們渦陽的寶貝;縣老子研究院院長穆影說,國寶就是渦寶,是咱們渦陽80多萬女性的優秀代表;縣攝影家協會主席王建說,國寶就是渦寶,是咱們渦陽攝影人鏡頭下的寵兒;圓夢舞蹈藝術中心負責人袁園說,國寶是我的好伙伴、好姐姐;陳芳清女士則這樣說,國寶是咱們縣宣傳文化系統的一位重量級人物,是一位德藝雙馨的新聞工作者。
靜若處子的國寶淺吟低唱般地介紹開來,大家的思緒一同走進了她那成長成熟成功的“往日時光”:小學時就讀于渦陽二小,初中時就讀于渦陽二中,高中時就讀于渦陽四中,這些學校,這些學校全都是縣級市級省級重點示范學校,這些學校的教學教育質量可見一斑。
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國寶一直擔任班里或班級的文體委員。歌舞器樂,樣樣精通;書法繪畫,門門熟練;小品展示和演講演繹,更是出類拔萃、獨領風采,屢屢在各級大賽比賽競賽中摘金奪銀拿銅牌獲獎項。
讓國寶記憶猶新的是,年齡還小的時候,只要人在家中,爸爸總會特意安排她去收聽收看央視《新聞聯播》,這是每每必須完成的一門功課。國寶說,這種特意安排緣于父親的嗜好。父親是一位學歷較高的產業工人,八小時之外酷愛播音行當,日常生活中,總會用普通話與家人對話交流,其音色頗有特色,很有些國嘴羅京的味道。國寶還說,這為自己日后走上播音主持的道路,埋下了一顆啟蒙的種子。
2008年9月,纖巧靚麗的國寶,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安徽藝術學院,執著自信地選擇了心儀的播音主持專業。象牙塔下的幾度春秋,使初為雛鳥的國寶羽翼漸豐,使青春萌發的國寶出落得更加冰清玉潔,更加花枝招展。畢業后的2011年暑假期間,國寶只身一人來到首都北京,就讀于中國傳媒大學,依然執著自信地選擇了心儀的播音主持專業。
兩年,在700多個日日夜夜里,她在求索逐夢的海洋里恣意遨游。2013年8月間,經過6年熔爐淬火冶煉的國寶,回到了魂牽魂繞的家鄉,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鄉,毫無懸念地競聘上崗,入列渦陽“無冕之王”的隊伍。
認真算起來,國寶入列渦陽廣播電視臺“無冕之王”的隊伍,至今整整10個年頭了。10年中,國寶以服務于新聞發布的播音為主體,以服務于其他類別節目的解說為主線,以服務于社會性活動的主持為主軸,可以說是播音解說主持層面的多面手,同時,兼操采訪編輯制作等事宜事項,又可以稱之為一條龍式的跟蹤覆蓋。
毋庸置疑,廣播電視可謂是一方圣土,能夠在這方圣土上耕耘播種收獲,沒有過硬的綜合實力是難以勝任的。事實上,筆者曾經供職于渦陽縣委宣傳部,對于渦陽昔日的廣電群體并不陌生。
早在30年前,筆者就采寫過渦陽廣播電臺的播音員寧曉勇女士和主編張躍進先生,題目分別是《凝聚在道道電波中的微笑》和《渦陽有個瘸腿張》早在20年前,筆者就采寫過渦陽電視臺的播音主持人劉紅女士和播音主持人李琳女士,題目分別是《多色調的劉紅》和《詩畫歲月》同樣是在20年前,筆者還采寫過渦陽電視臺的兼職播音主持人柴陽陽女士,題目是《與圣賢對話的女孩》。
關于共性的特點就不贅言了,而關于個性化的刻畫是蠻具個性化的,文章中呈現的是上海知青寧曉勇扎根基層的故事,文章中呈現的是殘疾人張躍進自強不息的故事,文章中呈現的是劉紅才華出眾的故事,文章中呈現的是李琳有渦陽敬一丹之譽的故事,文章中呈現的是柴陽陽少年早成的故事,而現在面對的新生代潮人國寶女士,又有什么樣的個性呈現呢?
學院派、學術型,時尚派、淑女型。這是筆者與國寶女士三次面對面、零距離互動后的一個總結,這是筆者經過觀察、比較、思考后的一個沉淀,一個符號,一個定位。
國寶性格內斂、興趣廣泛,性格傾向于波瀾不驚,興趣傾向于閱讀與旅游。談及自己的人生感悟,國寶脫口而出兩句話,言簡意賅,寓意滿滿,即一個在書上,一個在路上。
自知事的年齡,國寶就養成了良好的傳統閱讀習慣,尤其是進入大學進入職場之后,閱讀成為了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外國的中國的古代的現代的經典的流行的,政治類經濟類社會類軍事類史地類文學類,等等,等等,目之所及必讀之,手之所及必讀之,聞之所不能及,必借讀之,已經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已經達到了忘我無我的地步,已經達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
天子稱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在閱讀中積累,在閱讀中浸潤,在閱讀中綻放,在閱讀中出彩,只有出彩,才能夠嗅到聞到花兒的芬芳。
南下北上,東奔西走,工作之余,閑暇之際,國寶總會背起行囊,總會帶上行裝,總會駕愛車攜閨蜜,去觀山峰去看大海,去觀沙漠去看草原,去觀森林去看溪流,去聆聽歷史的回響,去梳理纏綿的鄉愁,去撫摸時代跳動的脈搏,家國情懷,家國情懷也在她奔跑的步履中悄然而生,也在她追尋的身影中活化成一種信仰。
國寶給我講了一個令我有些驚訝的事兒。
那一年,國寶參加了亳州市“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在三縣一區的選手角逐中,遺憾取得了第三的排名。出乎意料的是,讓國寶出乎意料的是,活動組委會卻集體指定取得第三名的國寶和她的作品,代表全市去參加全省的“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的比拼。
活動組委會的理由很直率:國寶第一個出場,分數打低了,評委的慣性思維出了問題。實事求是地說,這個選題很棒很棒,選題反映的是對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的關注。顛覆性翻片,這種現象怕是在國內并不多見吧!好在活動組委會是清醒的,公正的,果斷的。有一句阿拉伯諺語說的妙,雄鷹有時候飛得比雞低,但是雞永遠飛不到雄鷹的高度。由此,還應驗了那句不朽的箴言:是金子總會發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方生靈。
國姓源于距今2400多年——2700多年的春秋時期,是個很古老的姓氏,也是意為尊貴至上的姓氏。對于國姓,國寶是這樣解讀的:我是國人,我是國家的人,我是國家的媒體人。
國寶,國寶的家族是從中原腹地河南省遷徙至安徽境內的,祖祖輩輩幾代人了,一直棲居在老子故里、道源渦陽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這片神奇的土地給了國寶聰慧睿智的秉性,給了國寶云水蕩漾的靈性,給了國寶向前向上向善向美的瀟灑個性。
國寶一篇接著一篇地誦讀著,從中我讀懂了她那純潔的價值觀,國寶甜甜地說,音樂,音樂是人類永恒的朋友,音樂是我一生的情人。殊不知,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國寶一次又一次的閱讀,都會淡定地播放一首首鋼琴曲,都會淡定地播放一首首古箏曲目,諸如《致愛麗絲》諸如《雨的印記》諸如《春江花月夜》諸如《漁舟唱晚》。
國寶的原名叫國琳,國寶是國琳的藝名,國寶是國琳的雅號。國寶,好一張百媚千嬌的渦陽臉譜,好一張風情萬種的渦陽名片!
(文:高永杰 圖:陳杰 朱瑜 孟鋒 韓光)
責任編輯:李志慧